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技推广 > 正文内容

市农技推广中心持续开展抗旱技术服务

2025-05-21 09:29 来源: 农技推广中心

去冬今春,我市持续干旱少雨,土壤墒情不足,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市农技推广中心积极应对5月14日—16日日,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窦贵新带领技术人员赴武乡县、长子县和黎城县,根据不同地块、不同农作物的苗情和受旱情况,针对开展抗旱技术指导服务。

武乡县丰州镇五里坡村一块旱地麦田,当前小麦处于扬花期,土壤墒情较差。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及时喷施液态氮肥、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等混合液,增强植株抗旱保水能力,补充叶面营养,增强叶面光合作用,促进灌浆

长子县鲍店镇大辛庄村一块浇过拔节抽穗水的水地麦田,土壤墒情较好,当前小麦处于扬花期,长势良好。技术人员指导农户要在灌浆期浇好灌浆水,喷施叶面肥,切实做好“一喷三防”工作,达到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增粒重的目的。

黎城县黎侯镇南桥沟村一块水地麦田,小麦当前处于灌浆初期,刚浇过灌浆水,穗下功能叶片叶色翠绿,植株舒展,穗大粒多,穗位整齐,长势很好。技术人员向种植户宣讲了小麦灌浆期管理技术,建议抓好一喷多促多防等重要措施,增加小麦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力求形成更多大穗和更高千粒重,实现优质高产。

在长子县宋村谷村,路边小块地旱情严重,干土层10厘米左右,村民为了保证玉米出苗苗齐、苗全、苗壮,采用农用车拉水,挖坑点播方式播种。因采用该种方式用水量较大,远超玉米种子萌发用水量,技术人员建议采取以下合理措施:一是控制水量,每坑点水水量控制在一到两升,确保水能渗透至种子下方5厘米处;二是选择耐旱品种,出苗后三到五天检查出苗情况,缺苗时及时移苗或补种。

在黎城县洪井镇上台北村,黎城县建国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正在进行玉米造墒开沟播种,开沟深度15厘米,播种品种为农大60,播种深度5厘米,为等行播种,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种植密度为5500株/亩。为保证顺利出苗,解决干土层过厚的问题,前期采用了浸地造墒。技术人员建议出苗后做好查苗补苗工作。

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市农技推广中心将紧盯当前旱情发展变化趋势,动态调整抗旱技术措施,持续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开展抗旱技术服务,力保春播与夏粮生产平稳有序。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3033077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39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145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