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成果,5月29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志云带领局相关人员赴壶关县就脱贫攻坚及旱地西红柿产业和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我局帮扶的壶关县黄山乡东脚村、斛市村、油坊河村、南河村,就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村干部、贫困户就行了深入交流。
在壶关县黄山乡油坊河村同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村干部进行座谈,调研组指出:党的十九大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好入户及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查摆包扶村“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开展特色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要瞄准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要让农民独自面对市场风险,要从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要从提升农民专业化技能水平入手,统筹做好各项帮扶工作任务,对帮扶的四个贫困村,要在原先工作的基础上,围绕特色蔬菜、优质马铃薯、道地中药材、油用牡丹、光伏项目等产业项目,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点事情,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产业带动脱贫增收。
下午,调研组先后在东井岭乡牛家掌村、南湖村、集店乡会龙庄村就旱地西红柿产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辛寨醋业公司和树掌镇芳岱村就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在壶关县树掌镇镇芳岱村对古村落进行调研时,调研组指出:壶关县要利用好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种植条件,大力发展旱地西红柿产业,真正打造成农民脱贫增收的产业。要结合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的创建,培育筛选好的品种,运用新的种植技术,提升品质,提高产量。要强化品牌建设,加快旱地西红柿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特优区创建,提升品牌效应,增加旱地西红柿的市场知名度和溢价能力。要加快冷链建设,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增强线上线下销售能力,主动对接省内外市场,解决好销售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调研组还强调:壶关县作为省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要充分认识农林文旅康“五位一体”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定位,要按照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充分调动各方主体、各村的参与力度。要充分利用壶关县的产业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走融合发展之路。要将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古村落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