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动态
(34)
(总第34期)
2006年12月30日
省委督查组高度评价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
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百姓受益
12月24日至29日,由省水利厅副厅长裴群带队的省委督查组来我市检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督察组听取了市委副书记王进卯对我市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我市长子县、壶关县、平顺县、长治县、郊区等5个县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对我市建设新农村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千庄搬迁”工程,创造性地提出了“八化”目标和“八种”模式,制定了领导包点、现场会议、巡回观摩、督察通报、绩效挂钩等措施,狠抓落实,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市委、市政府先后6次召开新农村建设领导组42家成员单位协调会,建立健全领导体系和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市县两级四套班子领导包村包点责任制,确定了市级四套班子领导27个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县级四套班子领导373个新农村建设联系点。通过召开新农村动员大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场会、大力发展农户公司现场会三个会议,有力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同时,我市举办了多期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开展了万名干部下基层和百万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
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上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健康有序,农民满意。132个省级示范村、268个市级整治村和271个非试点村按照“五图一书”的要求完成了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四化四改”成效明显,村容村貌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产业化经营,尤其是“一村一品”正在发展壮大;财政投入、社会参与的力度明显增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典型引路的作用日渐凸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市涌现出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如长治县的永丰村、荆圪道村,潞城市的五里后村、成家川村,壶关县的桥上村、小逢善村,平顺县的西沟村、车当村,屯留县的东古村等。
省委督查组经过为期一周的督察,一致认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百姓受益。所到之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资源集约利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督察组还就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