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绿色农业 > 正文内容

《有机旱作一线行》 平顺:旱山梁上花椒红 丘壑谷中药材香

2018-09-12 16:48 来源: 种植业科

  平顺县在推进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工作中,克服山多地少、石厚土薄的自然条件,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将花椒、中药材等抗旱节水良种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并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破除农业发展制约瓶颈。初秋时节,平顺县旱山梁上花椒红艳艳,丘壑谷中药材香满满,又是收获的一年。

  【现场同期】

  今年花椒的收入怎么样?这两天价格怎么样?

  今年花椒长得不错,有个好收成。

  眼下,平顺县阳高乡的一万多亩大红袍花椒进入了采摘季,连片的花椒树挂满了红红的果实,飘散着浓郁的椒香,椒农们个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阳高乡实施花椒提质增效工程,让椒农掌握科学种植管理技术,促进花椒产业健康发展。

  

  平顺县阳高乡党委书记 张永杰:通过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队伍,对花椒树进行修剪,施肥,防病虫害,通过这项技术项目推过以后呢,花椒树基本上平均增收20%左右。

  花椒种植户  杨孝平:效果很明显,并且增加了产量,这颗儿,原来的小颗儿成了大颗儿。摘花椒的时候也比较好摘,很好。

  花椒种植是阳高乡的传统优势产业,平均年产花椒60万斤,产值可以达到2700万元。阳高乡境内山高坡陡,石厚土薄,种植传统农作物收效低,种植抗旱作物却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花椒,这两年乡里还与省林科院合作,利用丰富的野生山皂角资源,通过嫁接改良技术,实施了4000多亩的皂角种植,发展中药材产业。

  

  平顺县阳高乡党委书记  张永杰:我们平地和梯田种植的花椒,这是我们短期的收益,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花椒,然后山上的山皂角嫁接来以后,对我们中长期的发展来说,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

  阳高乡通过嫁接改良技术变荒山为宝山,同样在山大沟深的青羊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推广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主持人 赵静:我现在是在平顺县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这里培育了1200多亩的中药材种子种苗。在我身旁种的是一大片黑小豆,大家看,在农作物中间的可不是杂草,而是黄芩苗,示范区通过采取农作物和中药材套种技术,让土地效益实现最大化。

  中药材育苗大多需要两年时间,这样的套种技术不仅满足了育苗需求,还可省去搭建遮阳网的人工费和材料费,同时也避免了育苗土地头一年没效益的情况。

  

  山西振东道地连翘开发有限公司基地经理 王国斌:

  在黑小豆长到5到10公分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套种黄芩,黑小豆对黄芩有一个遮阳的作用。在高温情况下,就不怕热死。咱们的黄芩出了苗以后,这透风性,豆地里面透气比较好。遮阳网相对要差一点。

  青阳镇绿色有机农业封闭示范区有3200多亩地,通过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模式,将套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党参、黄芩、柴胡等中药材的种植。此外,示范区还实施农技集成创新工程,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种源纯正、品质优良。

  平顺县农委农广校校长  徐斌:因为育种是我们“六统一”管理的第一关,我们只有把好种子的关,才能把我们平顺县的中药材道地品质,展现出来。

  

  如今,平顺县种植和野生抚育潞党参、连翘、柴胡、黄芪等道地中药材10余种,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4.56万亩,总产值2.38亿元。围绕中药材、干果、马铃薯、蔬菜、养殖五大产业,平顺县有机旱作农业稳步前行。全县建立县乡两级财政奖补机制,落实扶持资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强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研究,并着力培育区域内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品牌,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销售、产业供应链基地建设方面下功夫,走出一条生产生态和谐相融、特色产业高效发展的有机旱作农业道路。

  平顺县农委主任 刘忠虎:在示范带动的基础上,我们举全县之力,结合脱贫攻坚,群众增收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同时,通过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和生产绿色有机产品,来增加群众的收入。

  转自:长治广播电视台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3033077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39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145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