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绿色农业 > 正文内容

农业农村部2019回乡调研| “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 ——山西省武乡县小米产业发展探行

2019-03-06 15:19 来源: 种植业科

  编者按:农业农村部自2001年以来积极利用春节假期开展回乡调研活动,2019年春节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围绕领导关注、社会关切、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和“三农”发展实际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从不起眼的细节里体会变迁、从鲜活的事例中总结经验,撰写了大量优秀文稿,生动反映了所在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治理工作和村民的生产生活变化。按部机关党委要求,现将部分优秀文稿摘编如下。

  “我住过不少小山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育……” 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父老乡亲》把山西小米的革命历史唱了出来。笔者家乡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 对于我们武乡人来说,“宁可三餐无肉,不可一餐无(小)米”,小米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食物。从小就听父母说武乡小米是最好的,但市场上熟知的却是沁州黄小米,很少见到武乡小米。这次春节回家,笔者惊奇地发现,武乡小米已经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于是激发了兴趣, 在走亲访友之余拜访了县农业委员会和小米企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武乡,了解武乡小米。

  武乡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说起武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昔日做军粮,今日致富忙”, 这是武乡县的真实写照。

  武乡是一个革命老区,地处太行山西麓,抗战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长期在此驻扎,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战斗和生活。当时仅有14 万人口的小县,就有9 万余人参加各类抗日团体,有2 万余人为国捐躯,可谓是“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

  武乡是一个“资深”贫困县, 一直以来就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受区位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被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

  武乡是全国优质小米核心产区, 地处北纬37 度,日照充分,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土壤以弱碱性红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有着不可复制的古贡米资源,非常适合谷子生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小米生长环境,武乡小米色泽金黄,米油浓稠、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武乡县谷子种植历史悠久,2018 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约9.19 万亩,总产量为2.5 万吨,亩产约500 斤。

  武乡小米的品牌之路

  我们熟知的沁州黄小米产于距离武乡30 公里的沁县,是清朝供朝廷享用的贡米。沁州黄小米早已名声在外,事实上,武乡已成为沁州黄贡米的主要产区,甚至品质更佳, 很长一段时间武乡的小米只能“蹭着”沁州黄的热度销售,做沁州黄的种植基地,优质小米一直“养在深闺人未知”。近年来,伴着扶贫的春风,在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支持和老区人民辛勤努力下,武乡小米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了自己的品牌。农委同事老白向笔者详细介绍了武乡小米的品牌发展经验,总结梳理如下。

  一靠技术推广。近年来,老区人民借助传统种植优势,依托山西省农科院雄厚的科技实力,将地处丘陵旱地的铺上村作为谷子示范基地,大力实施有机小米生产示范园区项目,推广谷子宽垄密植、渗水地膜机械穴播等新技术,根据各地气温差异选择不同品种,主要有长农35 号、长生07、晋谷40 号、晋谷28 号、晋谷21 号等优质品种。为确保品质,谷子种植也由以前施用化肥,转变为以施用农家肥为主确保武乡小米绿色、有机品质。武乡县与省农科院开展“院县共建” 战略合作,定期面向农户开展谷子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和推广。县里还创建了绿色有机谷子封闭示范区,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二靠电商扶贫。乘着全国脱贫攻坚的东风,随着武乡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建设,县政府确定了“打响小米品牌、进行全网促销、实现脱贫增收”的新思路。在政府的引导下,武乡小米通过各类电商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涌现出以中国第一微店村——上司乡岭头村为代表的小米微商销售网点,多家企业在武乡县设立了小米产业基地,在全县发展电商订单农业5 万亩。岭头村村民通过微店创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实现了整村脱贫。武乡县先后与京东、苏宁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签订协议,推动小米等农产品在电商销售。县里还打造了农民直播网红团队,宣传销售农产品等等。目前武乡小米产业电商(包括淘宝、微店等)从业人员约5000 人,年销售额近8000 万元。

  三靠品牌建设。近年来,武乡县以提升武乡地域品牌,创建绿色生态有机小米基地、打造全国首款顶级健康小米品牌为目标,精准制定了“武乡小米”品牌化发展战略, 组建了武乡小米推广团队,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对接会20 余场,开展武乡小米品牌发布会,宣传推广武乡小米。挂职“小米县长” 张志鹏为武乡小米代言,讲述“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的故事,“大米五常,小米武乡”逐渐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全县已有小米专业合作社260 家,小米加工企业30 余家,已认证无公害、绿色小米企业7 家,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标准化种植,带领米农脱贫致富。2018 年武乡小米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有了自己的区域品牌。

  这次回乡我重点走访了太行沃土农业产品公司的负责人张总。据张总介绍,太行沃土公司已经发展为中国首家高端羊肥小米私人订制服务商,打造了“晋皇羊肥小米” 高端生态小米品牌。企业小米种植全程只施用有机发酵羊肥,不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选用两次获得全国金奖的“晋谷21 号”优质小米品种,基地安装24 小时视频追溯管理系统,确保小米品质。随着品牌化建设,武乡小米实现了整体溢价, “晋皇羊肥小米”瞄准高端消费市场, 更是卖出了每斤80 元的“天价”。

  武乡小米面临问题及发展方向

  看到家乡的小米产业取得了如此成绩,笔者深感欣慰,但喜悦的同时仍有担忧,武乡小米的产业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仍不够。尽管武乡小米在品牌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从全县范围来看,小规模零散农户仍占较大比重,市场竞争力较弱,通过微商、电商的销售也是零零散散,不太规范。市场上企业“多、乱、杂”,没有形成一个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品牌, 品牌认知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是种业发展落后。目前全县没有育种企业,生产用种全部通过市场购买。谷子品种在品质、产量等性能上还不能充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如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口感不够好,口感好的小米品种产量较低,抗病性差,目前推广品种多不适合机械化收获等等。此外, 由于饮食习惯差异,小米消费市场有限,这也是限制小米产业长足发展的因素之一。

  为此,笔者认为武乡小米产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升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率。积极依托省农科院谷子所等科研单位,逐步引进和推广适合种植的优质谷子品种,提高高产、优质、高抗病性谷子良种推广应用率,为谷子产业提供品种保证,推进谷子种植标准化,保证产量和品质,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减少劳动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要继续加强品牌推介。依托已获得的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整合现有企业和品牌资源,打造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小米品牌。加强宣传,拓展消费市场和渠道。

  三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全面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 + 基地+ 农户”“合作社+ 科技服务组织+ 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米农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促进增产增收,实现小米产业脱贫。拓展小米产业链,以原粮加工为基础, 研发深加工产品,实现产品升级, 推动谷子产业提质增效。

  期待武乡小米和沁州黄小米齐名的那一天尽快来到。

  转自:农村工作通讯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3033077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39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145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