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内容

乡村振兴一线行——振兴村里话振兴 美丽乡村入画来

2018-12-16 11:35 来源: 长治广播电视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长治广播电视台在《长治新闻》中推出《乡村振兴一线行》专栏,今天播出:振兴村里话振兴美丽乡村入画来。对于上党区振兴村来说,今年恰好是村民搬出大山、走出大沟的第10个年头,乡村振兴搞得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乡亲们最有发言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振兴村,看看村里都有哪些新变化。
    上午九点,振兴会堂里热闹非凡,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原来是山西晋旅集团和上党区振兴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大寨粮仓”名优特农产品推特平台代表以及振兴集团共同在这里进行合作签约。
  【振兴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党委书记 牛扎根】

  为了乡村旅游的壮大,单靠我们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与山西晋旅集团举行了签约仪式,进一步扩大旅游范围,进一步增强旅游的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的品位,做文章下功夫。

  能吸引到各大企业前来签约合作,共助振兴发展,看中的就是振兴村这几年发展得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振兴雄山欢乐谷、振兴民俗文化村、振兴农艺博览园三大旅游板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上党古街、游客中心小镇、康养基地等一座座特色建筑也拔地而起,游客逐年增多。谁又能想到,十年前的振兴村支柱产业还是煤炭。“由黑转绿”,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振兴村也早早转型,早受益。

  【振兴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党委书记 牛扎根】

  我们的企业是靠挖煤为主,煤现在离不开将来靠不住,所以说按照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我们党支部就进行了转型发展,转向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刚刚起步,从12年以来到18年为止游客总人数超过100万人综合收入已经超过5000万元。

  一企带三村、建设新家园,现如今的振兴村是一方“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沃土。十年间,振兴村先后解决辖区内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6500元,到现在翻了四倍,达到26900元,职工人均收入翻了十五倍,达到56900元。现代化农村风姿绰约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

  【振兴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党委书记 牛扎根】

  目前振兴的情况是达到了五化标准,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环境生态化,服务功能化,就业均等化。同时达到了五个就地:农民就地进城,孩子们就地入学,老人就地养老,群众就地就医。

  走进振兴,这里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景色宜人,同时还是一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土。古书戏曲连台看,文化景观绘长廊,社火秧歌大巡演,文化精品吸引人为了更好谋发展、促转型,振兴村以十周年为契机,邀请全国各地百佳名村代表、首批“田园才子”代表和专家学者走进振兴村,交流经验,学习典型。

  【同期 山西省乡宁县西交口乡支家庄村村官  张红东】

  去年我就来过山西长治的振兴村,今年我又来到振兴村,振兴村现在比去年变化的非常大

  【同期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帮盖村党总支书记  曹春叶】

  来到这里看到振兴村在建设这一块非常的美丽,环境干净大家也是非常热情,特别是对于村寨的管理,我觉得对我们少数民族村寨自己要怎么管理,特别是对环境和村寨的规划,要学着去做

  【记者手记】今天的振兴村如同一个美丽的花园,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明天的振兴也将继续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依托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以“特”为先、以“文”为魂、以“旅”为径,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一条文化内涵与经济产业相共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衬,“三产”发展与农业增收相融合的新路径,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典范。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3033077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39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145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