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农委:
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是采取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技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利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科学用药等对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蔬菜病虫危害。近年来,我市设施蔬菜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7万亩,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相对滞后,应用能力不足,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蔬菜种植基地全面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对推进新时期植保工作,发展与深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手段,提高我市蔬菜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水平,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思路
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植保理念,以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开展以选用抗病品种、植株健身栽培等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和使用防虫网、性诱剂、色板诱杀、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农药,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创新推广模式,辐射带动全市蔬菜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主推技术
(一)农业防治技术。一是选用抗性品种、合理水肥管理、清洁田园、合理轮作等措施,增强蔬菜抗病虫能力,减少病源、虫源基数;二是土壤消毒技术、采用翻耕土壤、土壤撒施石灰氮、秸秆还田、覆膜进行太阳能日光消毒,防治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三是结合农艺措施,通过整枝打叉、摘除老叶、捏杀虫卵等措施减少病虫害虫源基数。
(二)生态防治技术。主要是保护地蔬菜温湿度调控技术。根据病害的发病特点,对大棚采取通风、闷棚、浇水等措施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使其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原菌生长,从而达到控制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三)性信息素诱杀技术。一是利用性诱剂诱杀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二是利用性信息素缓释迷向技术,阻断雌雄虫性信息交流,控制其交配产卵。
(四)物理防治技术。一是利用灯光和色板诱杀技术,利用黄板和蓝板等色板防治蚜虫、粉虱、蓟马、斑潜蝇等害虫,利用灯光诱杀夜蛾类害虫;二是防虫网阻隔技术,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通风口设置防虫网,阻断病虫害传播路径,可基本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蚜虫、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三是覆盖遮阳网进行遮荫栽培,可有效减轻茄果类蔬菜日灼病的发生。
(五)生物防治技术。一是做好天敌的保护与利用,主要是保护利用田间瓢虫、食蚜蝇等自然天敌,释放捕食螨防治蓟马、粉虱、害螨,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等。二是选用生物农药防治。生物农药对环境污染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应用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白粉病等;推广应用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短稳杆菌等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蓟马等害虫。
(六)科学用药技术。一是选择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油酸烟碱等植物源农药。二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吡蚜酮、吡虫啉、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等防治害虫,代森锰锌、腐霉利、嘧霉胺、异菌脲、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烯唑醇等防治病害。三是改进用药方法。推广使用烟雾剂、烟雾机、静电喷雾技术等。三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四是严格按安全间隔期用药和采收,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农业行政部门要把推进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及早组织部署,落实防控责任,科学制定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切实降低蔬菜农药残留,确保蔬菜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二)强化技术指导。各县市区植保部门要经常深入蔬菜种植园区、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提供准确的病虫预报与防治技术信息,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实用和可操作性强的绿色防控技术,及时推荐优质防控产品,指导农户科学合理用药,积极帮助解决绿色防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做好物资储备。要根据设施蔬菜病虫发生情况,指导和帮助蔬菜种植园区科学确定各种防治物资比例,注重农业防治、生态防治、性信息素诱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的应用和相关物资的储备,降低农药使用量。要科学选择农药品种,采购的农药要具有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批准文件号),农药登记证适用作物必须包括蔬菜,且在登记有效期内。其它防治物资的采购也要优先选用取得国家、省级以上著名(驰名)商标的企业。
(四)建立示范园区。每个县都要因地制宜建立1-2个设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每个示范区明确1名责任人和1名植保技术指导专家,根据蔬菜生长发育进程和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农事活动,具体制定操作性强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或绿色防控日历,并确保各项防治活动按照防治技术规程或防治日历进行作业。要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示范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4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病虫防效达85%上,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内;农药残留不超标,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
(五)积极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现场会、田间培训等方式,加大绿色防控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绿色防控的典型经验,让社会了解绿色防控的作用,让领导知道绿色防控的效果,让农民增强绿色防控的信心,营造良好的绿色防控工作氛围。同时要结合相关培训项目,对蔬菜种植农户进行绿色防控知识的防治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掌握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附件:
长治市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园区名单
1、长治市郊区绿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蔬菜园区
2、长治市庆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郊区)设施蔬菜园区
3、长治县大眼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园区
4、长治县庆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园区
5、潞城市卓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园区
6、平顺县仁康科贸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园区
7、平顺县清河旱地蔬菜种植园区
8、壶关县安顺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园区
9、长子县方兴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10、长子县小蚯蚓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园区
11、长治市佳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屯留县)设施蔬菜园区
12、黎城县鑫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园区
13、襄垣县利普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园区
14、武乡县圪崂湾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园区
15、山西沁州绿农林牧有限公司(沁县)设施蔬菜园区
16、沁源县沁河缘农林牧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
17、沁源县南苑种植合作社蔬菜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