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顶山街道位于潞州区东部,高铁东站、王村机场、炎帝广场等城市地标分布辖区,东环路、北环路、长潞连接线、长安连接线等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广阔前景。近年来,老顶山街道坚持规范“三资”管理、集聚发展要素、做强优势产业,形成了农工贸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矩阵,推动了全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规范“三资”夯基础
图为老顶山街道油菜花种植项目
针对长期以来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我们以开展“清化收”工作为契机,全面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提高土地租赁价格。根据各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现状等具体情况,将全街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用地重新定级,确定四个等次用地租金价格。20个村365个地块实现土地租赁价格提高,建设用地平均上涨5200元,农用地平均上涨200元,全街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12万元。
二是严格合同备案制度。出台老顶山街道集体经济合同模板、编码规则及备案流程,做到统一主体、统一模板、统一编码,村级把好土地性质“入口关”。街道经管站把好合同签订“程序关”,包村领导、法律顾问把好合同审批“质量关”,做到了“三统一三把关”。
三是实行公开竞价招租。出台《老顶山街道村集体资产资源公开招租管理办法》,各村按照地块确定标段,在街道纪工委、经管站的全程监督下,通过发布公告、统一报名、公开竞价、签订合同的成簇开展竞价招租,实现收益最大化。东环路某汽车交易市场通过竞价招租后,租金由每年每亩1000元上涨至3.23万元,比之前提高32倍。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全街工竞价招租15次,招租面积近百亩。50余家单位和个人参与竞价招租。
集聚要素增动能
图为老顶山街道南垂村5G产业园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做优龙头企业。坚持党工委谋全局、书记领项目,按照“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由街道班子成员带头,20个村党支部书记每人领办一个集体经济项目,整合“清化收”收回的闲置、低效的集体用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南垂5G农业产业园项目,包村干部全程参与拆迁、规划、招商、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整合280亩新增地源,争取450万财政资金,累计投入1700万元,今年预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万元。
二是坚持以强带弱,实现组团发展。发挥南垂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吸收凤桥村、杏树凹村、双桥村“加盟”,以南垂村山西耕读阁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帮助联盟村解决农产品包装和销售等难题。杏树凹村集体在2022年种植了100亩谷子,南垂村链主企业通过加工、包装后推向市场,为杏树凹村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
三是坚持合作共赢,提升资产价值。对于收益稳定、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鼓励各村采用土地入股等多种法师参与企业经营,提升土地价值。漳沂村与8家企业或个人签订入股合同,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对地面资产按照“集体三分、租赁方七分”的比例进行划分,经过粗略评估,8个地块村集体部分的资产达到了4000万元。
做强产业提质效
图为老顶山街道关村汽贸园
一是发挥产业优势,推进汽车服务业发展。以关村汽贸城、东环路汽车服务产业带为依托,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创新链相关方集聚入驻,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集体增收。关村村委会通过委托经营的方式,吸引90余家汽车上下游企业入驻关村汽贸园,打造了全市最大的汽车贸易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30万元。庄里村委会发挥东环路汽车服务产业带聚集效应,由村集体出资将闲置场地改造为二手车门店,与网红薛某合作,打造“老薛说车”网红品牌,为集体增加收入13万元。
二是发挥区位优势,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挥高铁、机场、国道交通优势,整合村集体建设用地和产业用房,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南垂村利用120亩集体建设用地,谋划推进南垂智慧物流园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00余万元。
三是发挥生态优势,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以打造老顶山文旅康养专业镇为目标,努力把东山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双桥村纳入全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后,借势发力整合民宿8家,打造了“六度庭院”、“一田一墅”等民宿特色品牌,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我们还将发挥老顶山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双桥庄、庄里等养老项目落地实施,以文旅康养专业镇建设的强势起步助推集体经济持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