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十月中旬,我区辛安泉镇续村的200余亩花生进入成熟收获期,村民们利用农业机械,全力加快花生的收获进度,确保颗粒归仓。
辛安泉镇续村地处浊漳河畔,光照充足,气温适宜,天然的沙质土壤,具有抗病强、出苗快、产量高的优点,非常适宜花生生长。据悉,今年续村共种植花生200余亩,其中,黑花生70亩,粉花生130亩以及少量的五彩花生。在农户的精心管理下,今年的花生在干旱少雨的不利条件下,亩产量均保持在300斤左右。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海良告诉记者:“我们续村于2010年引进黑花生品种,它个头大、籽饱满,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比普通花生贵一元至两元钱,关键出油率也高。”
黑花生内含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在提高机体免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天然形成的沙质土壤以及漫长的生长周期,让续村花生积淀出自然醇香的味道,不仅颗粒饱满,色泽和口感也很好。
“我快五十岁的人了,记得小时候和老人们趴在地里收花生,用锄头一锄一锄刨,然后拉回家慢慢打理,收获一亩花生需要六七天”。陈海良说。为此,他跑到六百多公里外的山东临沭,购置了一台花生专用的联合收割机和一台烘干机。这样一来,收割花生的效率明显提升。
为了拓宽销路、增加收入,2022年9月,续村建起了“就业帮扶车间”,投资60万元购置了压榨装置和罐装设备,落地了食用油压榨项目。从此,续村的花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走向市场:一是炒花生,二是花生油。“大家已经认可我们生产的花生油,市场反响很好,前几天扶贫超市还说这个油卖得不错,让我们继续配送。”
多年以来,花生一直是续村的“铁杆”种植作物。该村大力发展规模化特色化花生种植,通过建立“合作社+农户+加工车间”的产销模式,打造从种子、种植到田间管理、收储、深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不断实现花生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一天能挣70块钱,在家门口打工,日子过得很安逸。”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申怀平竖起了大拇指。“从目前看,花生的收成有6万斤左右。其中,黑花生市场价7元,粉花生5.5元,榨油之后每斤20元,这样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陈海良算了笔账。
在续村,沙质土地面积共有1200余亩,如今被开发出的200余亩花生种植地仅占六分之一。展望未来,陈海良信心满满:“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把续村的花生产业延续下去,把花生产业做大做强,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