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摘要】长治市潞州区大辛庄街道果园村,以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及村庄规划整齐、生态秀美的宜居、宜商、宜游环境为依托,以独特的移民文化为底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现代日光大棚蔬菜花卉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主要做法】一是科学确定发展思路。作为长治市漳泽水库建设整村搬迁的移民村,为扶持水库移民村产业发展,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协调上级资金,市区两级水利部门为果园村下拨产业扶持资金。果园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先后组织“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陕西黄陵、山东淄博、寿光、运城大宁等地考察学习,确立了发展日光大棚蔬菜、花卉种植业的发展思路。二是多方筹集发展资金。一方面,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联系,采取信贷融资担保等形式,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果园村股份经济合作局的作用,采取村集体出资、村民入股、利润分成的形式,多方筹资流转土地,建成了国内较为先进的全智能化连栋日光温室8000平方米,棚内外采用互联网数据采集的温控系统、浇灌系统,并引入城市供热管网,有效解决了棚内冬季供暖问题,年可实现销售花卉30万盆。三是采用先进运营模式。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注册成立了长治市惠农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大量吸收村民就业的同时,先后从大专院校及社会团体聘请了一批知名的蔬菜、花卉种植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断研发、实验新品种,培训、培养、提高村民的蔬菜、花卉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采取与专业化企业合作共赢、利润分成的模式,引进长治市乐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基地的花卉生产、销售、新品种开发等;引进长治市思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基地的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形成了一支具有蔬菜、花卉种植专业技术团队和营销团队,订单生产、统一销售,产品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各类花卉远销全国各地。四是打造特色产业基地。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直播销售”“互联网+绿色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互联网+现代物流”“互联网+文化旅游”“互联网+三产服务”“互联网+质量安全保障服务”等现代经营模式,大力开发、拓展和提升现代日光大棚蔬菜花卉种植基地的示范、体验、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赋予现代农业的科技、文化和环境价值,提升现代日光大棚蔬菜花卉种植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为把果园村打造成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示范村奠定了基础。
【主要成效】一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果园村大型现代日光大棚蔬菜花卉种植基地项目,以专业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培育各类高、中档花卉为主,产品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各类花卉可远销全国各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将直接带动周边万余家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花卉,可增加就业农民纯收入3万元以上,可直接安排本村及周边农民100人以上就业,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经济效益。
二是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果园村大型现代日光大棚蔬菜花卉种植基地项目,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订单生产、统一销售。努力把这一蔬菜花卉种植基地打造成国家级的标准蔬菜花卉示范基地,打造成为长治市蔬菜、花卉、仓储物流产业的龙头企业。
三是促进果园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成大型现代日光大棚蔬菜花卉种植基地项目,为果园村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果园村将以现代日光大棚蔬菜花卉种植基地项目为带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特色,以构建现代生态产业链为目标,着力打造以现代农业示范、体验采摘、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康养健身为一体的“丰禄源”田园综合体。一是以蔬菜花卉种植基地为依托,打造占地面积约为1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采摘体验、观光休闲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二是利用高新区起步区威远门北路市政工程拆迁临建的腾退土地,建设餐饮、住宿、文娱、停车场等文化服务设施,打造文化旅游服务区,发展文化服务业;三是利用村民搬迁上楼腾退民居,建设民居体验、农家乐、村居一条街等民风民俗观光旅游项目,打造占地占地面积约80亩的乡村文化观光体验区,发展乡村文化游,将果园村打造成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示范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新“果园”,阔步迈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