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走进杨安乡杨安村,云烟缭绕的大山深处透出阵阵寒意。曾经的贫困村如今也早已改头换面,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轻快步伐,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迎来了一场可见可感可触摸的乡村振兴行动。
之前的杨安村,长期以来受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村民观念落后等因素制约,村级发展困难,村民除了靠种植玉米、高粱等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外,再无其他收入来源。“没有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杨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冯怀珠说,无论是凭自身力量苦干,还是政策兜底,都不是杨安村致富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大规模发展“短、平、快”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才能彻底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致富才有希望。
抓优势,产业搭建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杨安乡山大沟深,林木茂盛,地广人稀,是发展畜牧农业的天选之地。而杨安村紧抓这一自然优势,为壮大发展产业,在乡村振兴转型发展雏形中迈开第一步,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让这个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偏远小村名气越来越大,走出了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杨安村投资 17.3万元购买了整套大型农机设备拖拉机和打捆机, 紧紧依托沁杨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全村1800余亩玉米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 既增加了土地种植的附加值,又对大气污染防治、焚烧秸秆进行了有效治理,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13840元。
2023年,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杨安乡积极争取整合产业资金,投资 100万元在杨安村南圪梁处建设占地5亩的大型综合羊场一座,前期投资基础设施20万元, 主要有羊舍场棚 600平米, 生产用房、草料房、管理房、饲料、有机肥料处理设备等, 目前项目已开工,计划引进育肥羊 500只,繁殖种羊200只。 引进第一批育肥羊和种羊后, 种羊在一到三个月就可进行繁殖,育肥羊在五个月后可出栏,预计年收入可达20万元,在保证规模的基础上,购买散羊200只,通过散养和育肥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规避风险,保证规模收益,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30人增加收益,促进餐饮、 物流、饲料、肥料加工等连锁市场,在拉长产业链上做足文章。项目收入30%用于村级集体建设,70%用于为村民分红,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杨安村充分利用黎霍高速和栋三线路段的便利交通,利用农林资源发展养羊产业。而农机打捆机项目又可以充分利用玉米秸秆为养羊产业提供草料等长期饲料,育肥羊养殖、自繁自育项目在壮大产业的基础上还可对羊粪进行加工处理,产出有机肥可进行重复利用,提高土壤地力,为循环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靓环境,乡村变样处处彰显新风尚
如今,伴随着产业发展,杨安村的面貌也变美了,条条村道流溢彩,片片田园丰收景,处处文明新风尚。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放飞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梦想。
杨安村是杨安乡的“门面”,为了扮靓环境,杨安村动用机械30台班、人力170余人次。拆危4处(原供销社1处420㎡、粮站3处450㎡),拆违1处简易牛棚20㎡;围绕街道开展提档升级,街道提升硬化300㎡;整治花池200米,新增花栏200米,绿化裸地100平米,亮化墙壁10000平米,新修排水渠50米;清理路边杂草、杂物300㎡、整治柴堆10处,清除小广告10处;为建立垃圾不落地长效机制,购置机械化垃圾处理车一辆、可移动垃圾箱12个、规范垃圾倾倒,垃圾处理用上了自动化,整治投资总计30余万元。
同时杨安村还修建产业路1700平方米,街巷道硬化630平方米,护坡50米,道路硬化工程能极大的改善雨天路面积攒泥土的局面,极大解决当地村民出行问题。杨安村经过考察,在沿栋三线下杨安村路段,修建了一条长180米的排水渠,并沿路修建村容村貌美化栏,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杨安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为了,提升村民夜间外出安全,杨安村结合支村“两委”意见,在年中耗时1个月,花费资金为5万元将本村村民捐赠的37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实施“点亮” 工程,乡村处处彰显了新风尚。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这些年,有无数像杨安村这样迈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小浪花”,用信念、决心、勇气和创造力凝聚起巨大的力量,小山村也焕发出“新气象”,迎来了“大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