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洪水镇南台村突出特色扩规提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翻土、开沟、放苗、覆土……春日暖阳下,走进武乡县洪水镇南台村党参种植基地,一排排田垄整齐划一,一台台农机隆隆作响,村民们在五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进法的指导下忙得不亦乐乎。大家分工有序,密切配合,一派农忙景象。
“摆苗的时候注意间距和角度。如果党参苗太长,就斜着摆放,有利于根系生长。”孙进法为村民认真讲解党参种植技术要点。
党参作为传统中药材,以根入药,具有补脾养胃、益气生津、清肺止渴等作用,有“土人参”之美誉,可药可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南台村海拔较高、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地块集中,加之特有的沙质壤土,为党参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孙进法瞅准商机,积极响应武乡县委、县政府加大中药材种植力度的号召,成立五星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流转土地100多亩,创办了党参种植基地。同时,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联农带农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基地今年秋季亩产预计达1000斤。
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我们种植的党参个头大,皮质细白,品质非常好。目前已种植60%,预计4月底全部种植完毕。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孙进法说。
去年以来,五星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党参等中药材种植产业,不仅带动当地2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村民李效平家里有两个孩子,为了照顾家庭,没法去外地打工。现在好了,基地就在家门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在这里干活有十多天了,每天能挣九十多元,还学到不少种植技术,明年我们也打算种点。”李效平笑着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洪水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牵引,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中药材特色产业,通过优化种植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今年,该镇科学规划种植结构,重点发展艾草2000亩、党参500亩、板蓝根3000亩,聚力打造中药材专业镇,带动群众增收与农业增效双提升。
武乡县委常委、洪水镇党委书记郭晓方表示,将立足资源禀赋,持续聚焦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对全镇产业进行布局,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科技种植水平,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品牌,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风吹过,药香弥漫。眼下,随着100多亩党参田陆续完成播种,南台村的田野正孕育着新希望。